愛的教育,從小做起  

            台北縣書香文化推廣協會理事長 蔡淑媖

 

 

  「愛」是一種感覺,發自內心,藉由語言或行為展現。心中有愛時,看待任何事物都會比較寬容,不僅願意接受及同理別人的心情,還會設法給於幫助、回饋和撫慰。如果人人都具有愛心,那麼社會就會一片祥和。所以,父母親應該從小培養孩子的愛心、引發孩子善良的天性,讓孩子懷著慈悲與善心步入人群。

 

    打造充滿愛的環境

 

 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,也是永遠的老師。孩子呱呱墜地後,便張著全身的感官開始吸收與學習,家中的氣味、聲音、光線等,都是建構這個新生命個性的元素。愛的感覺透過這些元素一點一滴注入孩子的身體裡,如此被愛包圍長大的人,很自然的就會具有慈悲的個性。所以,為孩子打造一個充滿愛的成長環境,是培養孩子愛心的第一步。

  什麼是「愛的氣味」、「愛的聲音」、「愛的光線」呢?「愛的氣味」是讓人聞了後心情愉快、感到無比疏爽的。所以,潮濕、發霉、煙臭、腥味等,就不是愛的氣味,要想辦法把它們趕出屋子。「愛的聲音」是悅耳動聽的,讓人家聽起來神情放鬆、如沐春風。所以,喧鬧、咒罵、電器噪音、移動的碰撞聲等,就不是愛的聲音,要盡量避免在家中產生。那「愛的光線」又是什麼呢?同理可證,令人感到舒適的,明亮、溫和、隨著人體需求而調整的光線便是愛的光線。

  其實,只要多一份心,並願意時時刻刻關照,為孩子打造一個充滿愛的環境並不難:平常注意居家環境整潔,不使用易揮發的化學清潔劑,讓室內空氣流通、溫度舒適,減少不必要的工程,做事時動作輕柔,談話時輕聲細語,關掉吵人的電視,播放美妙的古典音樂,善用窗帘與燈具調節光線,…..這些生活習慣不僅有益健康,還能產生愛的能量,滋潤孩子的幼小心靈。

 

啟發孩子的善心

 

    有了充滿愛的環境,接著大人們要進一步啟發孩子的善心,在孩子幼小時,帶他認識生命、教導他尊重萬物生靈。而室內閱讀和戶外觀察,是雙管齊下的兩個好方法。

  「閱讀」開啟知識的大門,也提供親子互動的良好管道,唸一本好書給孩子聽,看看他的反應、聽聽他的心聲、說說自己的感覺,那關於愛的議題便很自然的藉由故事展開。譬如:《猜猜我有多愛你》(信誼),小兔子與大兔子說著對彼此的愛有多少的話,這樣的對話,可以引申親子之間表達對彼此的愛。共讀《沒有人喜歡我》(三之三)這本書,談談那隻想要交朋友的小狗一再被拒絕的心情,讓孩子體會一下,如果別人拒絕你,你會不會難過?你想要交朋友時,可以怎麼做呢?讓孩子變換不同立場,學習同理心。

  「觀察」喚醒感官的聲音、提升孩子的專注力,不管是牆角的蟻窩,還是林中的大樹,都可以引發很棒的親子話題。父母帶孩子出去接觸大自然時,不要只是讓小孩們在草地上跑跑跳跳,自己坐在旁邊看報紙或聊天。大人應該站起來帶著孩子來一趟觀察之旅:看看小草,單株看似嬌弱,但集結成群,便成了一片園地,讓人們的腳踩來踩去、屁股坐來坐去,依然生生不息,這是多麼強韌的生命力啊!而樹上的嫩葉取代掉落的老葉,和從樹幹上串出的嫩芽,都是樹的生命展現,我們在享受涼快的樹蔭時,是不是該感謝那每一片克盡職守的葉子?

   細心去觀察與紀錄、找尋好書陪伴孩子閱讀,如此慢慢引領孩子觀察世間萬物,開啟他的視野,當他眼中不再只有自己、不再只有人類時;當他能夠看到更多生靈時,他的內心就充滿愛了。

 

與孩子談愛

 

  當孩子逐漸長大時,就會開始遇到人的問題,也許剛上幼稚園沒多久,他會回來告訴你,他喜歡某某人。才上小學第一天,就回來告訴你有人愛上她。到三、四年級,你會發現他開始有小團體,每天電話裡談的是誰又怎樣,誰很討厭啦!等等……看在眼裡,父母忍不住憂慮起來:這麼小就想談戀愛,這怎麼得了?這麼小就搞小圈圈、排擠別人、說人是非,怎麼可以呢?

  其實,這是孩子必經的成長過程,父母親不用過於焦慮,更不可以用嚴厲的態度斥責他們,好像她們犯了天大的錯誤似的,這樣只有讓孩子化明為暗,避免讓你知道,事實上這些事情還是不會消失,因為這是人性的一部份,也是緣份所促成,這種事每個人遲早都會遇到,只是快慢而已。

  「感覺」沒有對與錯,我們不能蠻橫的限制孩子不能「愛」,或是「不愛」。當孩子告訴你,他討厭某人時,我們不能說這是不對的,更不能強迫他去喜歡對方,我們應該接受他的感覺,再進一步問他:「你為什麼討厭他?」聽他說說他的感覺、他的理由,但是別急著替對方辯駁,即使孩子說的是老師或是長輩,我們也不必心慌,重要的是,從孩子的分享中,我們可以了解孩子對別人的寬容度有多少,在他能夠接受的範圍中,試著請他調整,而不全盤否定,如此才有機會慢慢矯正孩子對別人的偏見。

  相對的,孩子告訴你他多愛某人時,我們也不要緊張得好像孩子就要跟人家共結連理一樣,我們還是豎起耳朵好好聽他說,關於那個人有多好、他有多欣賞他。從孩子的敘述裡,我們可以了解孩子看人的標準,和他的個性,我們可以鼓勵孩子學習對方,並且善用孩子希望被對方重視的心理,鼓勵他加強自己的弱項、改進自己的缺點。

 

結語

  愛的教育自小做起,從打造環境、啟發感覺到和孩子傾心相談,「愛」是每個人一輩子的功課,不僅孩子在學習,其實父母親也還沒修完學分。藉由與孩子談愛,我們也不斷反省,回想自己與親人們、朋友們、同事們互動的過程,更加了解自己的感觸,這是一條親子共同成長的路,做好準備、願意花心思的人,絕對可以得到甜美的果實,期許大家一同努力! 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oyostory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